Storm

@thinking_clouds

接受自己有时有心无力

不强求,但保持努力,积极争取

七日书:第三天(认识自己)

寫一段在關係之中的鬼故事。可以是親密關係、也可以是職場、友誼。它可能是一個令你感到匪夷所思的事件,而回頭想去又發現深藏於你們的關係來源之中;你可能已經逃離,卻又因為難以言說而感到不甘心或者放不下。

七日书:第二天

第二天,你人生中遭遇过什么事情,夸张到,讲出来连别人也不相信是真的

七日书:第一天(补)

寫一個不能在陽光底下曝光、見不得光,但對你而言很重要的一個秘密。

好久没来,竟然一晃快两年了。23-24年替爸爸建了房,现场、远程的监工都来了一遍;然后就发现自己得了令人心生恐惧的胃癌,现在治疗也过去了。新的一年的开始,也开始慢慢回归正常生活的轨迹·····记载一下!

好久没来,竟然一晃快两年了。23-24年替爸爸建了房,现场、远程的监工都来了一遍;然后就发现自己得了令人心生恐惧的胃癌,现在治疗也过去了。新的一年的开始,也开始慢慢回归正常生活的轨迹·····记载一下!

還需要PCR測試!果真是incredible!

我想起了印度在BBC做的旅遊廣告詞,’incredible India!’ 我想,我要引用一下,’incredible China!’

和chatGPT聊了个天

我的总体感觉是,一般关于事实的问题,比如某些数据、行业定义、规则等,AI做得蛮好;但一旦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判断、需要涉及价值观的判断的时候,AI就相当不靠谱了。或许是它学习的数据不够大,所以体现不出来大数据能呈现的多元化、多角度的优势。还好,我有点放心了!

闲话|凑一起过年

很多人说,人在海外多年,中国胃很难改变,但我的中国胃倒是慢慢地变得更大度、更包容了,吃得了各种流派,还很容易满足!--人生限制又少了一个,多了一份自由!

生活记事|此时此刻

因为朋友的小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们该如何和孩子一起成长呢......这应该是个没有最优解的方程吧?!

有家难回:来自乌克兰的Alina

而像我这种,三年多来,有国不能归、有家不能回的,和Alina相比,怎么感觉自己更像难民?

时髦词:政治抑郁

国内的老同学说,“你就当看戏吧”。—也许是要试图这么做。

我的困惑:自然科学家的中文表达

他说,“关键是现在孩子们连中文都写不清楚,哪里是英语的问题!”

奇幻的2022年

2022年奇幻地开始了,如何结束呢?---我拭目以待,希望多一点温度、色彩、和希望!

徐州女子是谁|双盲实验来测DNA

现在看来,这个女子的身份只能通过看似客观的DNA检测对比手段来认定。由于检测结果事关重大,必须对检测过程给予严格要求,避免检测者的主观意志、个人喜好及无意识的偏好等等影响检测结果。但考虑到现今国内关于此事的极为严峻的舆论环境,我对检测结果预先存疑。

徐州被囚禁的女子

中国社会的这个问题有解吗?—假如法律不被尊重、不被执行,那么,很残酷的答案就是,“无解”!个人只能求助于自己的运气。

那些莫名其妙离开我生活的人:Bye!走好!

我喜欢和通情理的人打交道,倒不一定要互相喜欢,但有矛盾谈谈矛盾,心生欢喜也可以谈谈欢喜—这样莫名其妙对所谓的亲近的人,随意改变做法不加解释,实则是一种欺凌和心理暴力

疫情下授课:online 还是 现场授课?

在疫情改变了一切之后,人的社会性以这样最基本的要求来体现了—见见朋友、同学,不要再透过屏幕,而是面对真实的人,说说笑笑、插科打诨、一起讨论、一起解决问题、互帮互助!

是不是自己想太多?

我後來想了想這個事情,止不住大笑了起來,這可真是件可樂的事情:上司很委屈,覺得自己按要求做了安排但這些人還是不滿意;同事被排兩次班的,覺得委屈得很;而被排一次班的,覺得自己不受重視。—結果是沒有任何一方滿意!

“家国”和抑郁

一边提倡歌唱“家国情怀”,一边却把”家“排在”国“之后。关于个人、单个家庭的利益,根本不值得他们讨论。在“祖国”的宏大叙事下,个人或是家庭都属于鸡毛蒜皮,是需要被清扫掉来凸显主题的。

系统和个人|一张小小信用卡

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个人或者小部门变得越来越零件化,只是为了实现被系统期望的某个功能!零件化的后果就是,个人不需要考虑全貌、不需要有机动性,不需要灵活机动、不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