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人间鬼故事 · 第六天

第六天:生長痛之二

dorothea510
·
·
IPFS
名為「容貌焦慮」的心魔。

「生長痛是徹骨的,但並不總是壞事,至少骨骼強壯一點,我們可以走得更遠。」

在看完Moona的信之前已經敲下這篇名為《生長痛》的文章標題,第三次讀信終於讀到最尾這一句時毫不意外地痛哭不止。

上一篇才寫到的那張相片,發到社交帳號後被朋友形容为彷彿脫胎換骨一般,但當我和她說「如果我在又醜又胖的青春期能預見到未來到這一刻一定會很開心」時,她卻說,「其實那時候不醜也不胖,妳變化的只是自信了。」

農曆新年時心理狀態還是很糟糕,自暴自棄選擇看《完美物質》來過年。血腥而深刻的一部電影,網上毀譽參半,看完竟無比暢快。順著脊柱爆裂綿延到尾椎的傷口,俏麗的新自我從中誕生。凝固青春或美貌的背後均是高昂的代價,這是個簡單赤裸的道理——也被導演像扔那些脂肪、臟器、腐肉一樣直接扔到眼前。新舊自我彼此撕殺,蠶食侵吞,打鬥場景更是讓人忍不住發問她們對彼此究竟是有多刻骨的恨,才能做到對對方痛下死手,毫不手軟?但那句經典台詞是,Remember, there was never her and you. It was all you. 很多很多年裡,我也是那樣以一個旁觀者的目光惡狠狠注視著自己的身體,並真切且用力地痛恨她。

其實這部電影對父權和男凝的處理算不上糟糕,剝削霸凌女性身體的罪魁禍首嘴臉同樣醜惡,內質更是卑鄙且懦弱,令人嗤笑。只是我覺得它將女子的容貌和身材焦慮刻畫得太真實具體,以至於也沾上了輕輕的調笑意味。對於女導演更能拍好這個題材我並不表示懷疑,只是覺得她自己可能都沒有察覺到這份潛意識裡的殘忍。

「不要討厭自己的身體啊。」大一那年,聽說我在節食後一位長年健身的朋友這樣對我說。四個月三十斤,單純靠不吃飯減下的體重,也是我從那時一直維持到現在的數字。那個寒假回家,在飯館遇到高中最愛錫我的語文老師,她認出我後拉著我的手驚呼:「妳瘦了是不是?妳瘦了好多,有沒有三十斤?」父母在一旁笑著回答,哪有那麼多。我從未和他們說過為什麼要減肥,也從未說過是怎麼瘦下來的,當然從未說過瘦了多少。只是當這個真實的數字第一次清晰地被外人察覺出來時,心中還是突然充滿了太多委屈。

減肥當然是因為憎惡自己中學時的那具身體。六年,每日回學校旁邊的外婆家吃午餐,實在是吃得太好太多,身材就膨脹到了一個完全不受控的程度。如今快要二十三歲,上回偶然想找十三歲的照片看卻發現已經幾乎被我刪乾淨,因為有一段完全無法接受自己那時的長相。

初中和公認的整個學校最漂亮的女生同班,她收到的禮物經常多到兩張課桌桌肚都堆不下。那也是一位對自己和別人的身材都分外嚴格的人。還記得有一天我坐在座位上和同桌快樂分享雪糕,她路過瞥了一眼對我說,「再吃妳就會變得和xxx一樣。」xxx是當時年級裡公認的最胖的女生。其實直到現在,哪怕我早已能夠容許自己肆無忌憚吃完一整桶冰淇淋了,還是會在舔著勺子的時候想起那句話。而不久前刷到她的社交動態,大意是在美國買到了一桶太好吃的冰淇淋(恰好也是我現在也很常買的一款),每次只允許自己吃五勺,但這次吃多了,吃了三十幾勺。我突然就放鬆下來,慶幸自己已不再,也永不會再過上吃東西需要計算吃了幾勺的生活。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dorothea510妳尚未成為的: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生長痛

第三天:木材

第一天: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