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蜜瓜

數月前我又拜訪了湄公芳草裡越南餐廳的女主人阿May。
記憶裡明豔照人的西貢女孩變了模樣。如今的她素面朝天,長發梳至腦後,眼神中羞澀褪去。她讓我摸摸她的手,手掌溫暖厚實,結著厚厚的繭,手背上依稀可見廚房裡經年勞作後留下的傷痕。店裡陳設未變,牆上攝影如昨,天頂月亮們依舊照耀。櫃台上白色紫色的碩大蘭花不見蹤影,只是點綴了幾盆尋常花草。
我點了招牌MayMay奶昔,以往杯上的蝴蝶蘭不見了,代之一芽蜜瓜。在我看來,杯上花果有如MayMay的點睛之筆,紫色蝴蝶蘭像是曾經的阿May姑娘,而金色蜜瓜就是現在的May了。盛夏已過,莓果的味道不再有夏的火熱與水靈,但是河粉湯頭適口,油煎春卷也是,蘸汁甜潤了些,蔬食及肉食炒至煊軟熟透。到了某個人生階段,廚師燒菜也有了不同的火候。
阿May抽空帶我參觀了後廚,櫥櫃設備全部使用不鏽鋼材質。廚房尚在備餐中,台面清簡朴素,一塵不染。火災後裝修,廚房特別加強了防火,也更容易清潔和整理,省力不少。
倆人坐下聊聊。我說近年難得一見,吃了數次閉門羹後就沒有再去。她笑說,來就餐請看好時間,因為現在MayMay餐廳和德國企業一樣,節假日不開門。
「大學我學理工科出身,家裡有親人開了企業咨詢公司。如果我想把MayMay做大,或者在德國開分店,也不是不可能。但是經歷火災和疫情以後,我在想賺錢這件事情,什麼時候是個足夠呢?一場大火就能燒得連電話也沒有。做大廚的叔叔回越南養老去了,先生辭職來店裡幫忙。我們商量,專注做好每一道菜,錢賺到夠一家人生活就行了。對我而言,把時間留給自己,留給孩子,照顧好家人的身心健康也很重要。」
問阿May有沒有新拍的美食圖片,她說没有。當年餐館開門營業,請來本城的一位攝影師,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悉心擺盤攝影,已經很好了。
眼前的廚娘將青春供養於這間小店,火災與疫情中方死方生,她的氣質裡有了無畏,有了了然,有了些許禪意。想起有一年老師安排我們擦門窗。玻璃還算干淨,我們睜大眼睛搜尋塵埃。為了勝過別的小組,只要一直找,總是有灰塵,只要一直擦,總會更明亮。可是埋頭擦窗時老師經過,扔下一句話:也不要擦得太干淨喔。奇怪了,既要擦玻璃,又不要擦得太干淨,為什麼呢?後來阿喜兄發來一首詩:
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南怀瑾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