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廢墟
鄒頌華
主理
1 人关注
7 篇文章
鄒頌華

銅鑼灣有個咖啡園

本文早前載於香港地區網媒《銅鑼灣企鵝》。沒錯又是我,「銅鑼灣企鵝」的朋友。咖啡園是一條我很喜歡的散步路線之一,在疫情的三年間已走過無數次,由最初因為它的荒蕪而有點膽戰心驚,到後來連清潔步道的食環署工友也認出我來,而我也認得守住馬棚公墓的保安。

鄒頌華

銅鑼灣有廢村,還有三條那麼多

為香港網上地區報《銅鑼灣企鵝》撰寫這篇文章有很多樂趣,一來可重遊一些之前已去過的廢村,二來得到邢福增教授賜其關於香港基督教村研究的絕版作品作參考資料,不勝感激。本來想把馬山村旁的芽菜坑村也寫進去,唯芽菜坑較靠近北角,已不算銅鑼灣範圍,故作罷。

鄒頌華

在防空洞內,我想到一件學校沒教的事:遇到戰爭怎麼辦?

走進香港島一個廢棄防空洞之中,我們關了手上所有的照明,感受一下久違了的pitch dark。城市的夜空被光污染,「黑夜」已永遠逝去,因此我非常珍惜這片只有幾秒的漆黑。不過,現實世界總比防空洞內的環境黑暗。我腦內第一個閃過的念頭就是學校沒教的事:遇到戰爭怎麼辦?

鄒頌華

死場不死 皇都戲院商場

這是我其中一部胎死腹中的作品。早在香港的傳媒廣泛報導死場(門庭冷落的商場)之前,其實我和幾位朋友在2020年底時已寫好一部關於北角區死場的書,並取得某個撥款,準備赴印於2021年3月出版。可惜因為一些很荒謬的原因最後難產而死。制度的崩潰不只是影響政治經濟民生,連文化歷史的紀錄也無一倖免。

相关标签

  • 殖民地歷史
    13
    荒廢
    23
    打仗
    33
    小上海
    12
    心理地理學
    12
  • 探廢
    22
    廢校
    22
返回全部
鄒頌華

我在廢墟的窗戶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探索廢墟是一件很禪的事。看到這道真正從「破窗」而入的光,再加上廢墟的寧靜環境本身就有種近乎「神聖靜默」的狀態,令人有遠離江湖的出世感覺。這所教堂雖已荒廢,但它曾安撫過許多難民的身心靈,也證實了在危難的時候,真正的基督徒對最弱勢的人不離不棄,直到他們離開險地。

鄒頌華

探索廢墟時,我看到隱藏的都市吶喊聲

這上半年間,每到城中廢墟探索,也能看到一個城市的躁動和暗湧。這些呼叫聲,在強調「由亂入治」的主旋律下不會被聽到或被看到,卻在自生自滅的廢墟中光明正大地呈現出來。

鄒頌華

沒事找事幹,探索香港的都市廢墟

這兩年被困在香港這座愁城太久,發展出「探廢」的興趣。我對Urban Ruins(都市中的廢墟)一直情有獨鍾,但真正密集地去探廢卻是最近的事。我個人認為,探廢是釋放內在野性能量的方式,人太被馴化、生活在太舒適的環境,會慚慚失去生存和面對邪惡的能力。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