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閱讀
此标签目前无人主理
4 人关注
12 篇文章
Flos

flos選書-《街角那間唱片行》

等待,失去, 失而復得

陳伯軒

為你閱讀|代筆作家|如果你即將死去,你說的最後一個故事是什麼?

海蓮娜與母親的心結難解,作者在這邊不讓海蓮娜的故事完整,把那些不完美帶進棺材,有時候也立體了主角的生命,生命是不完美的,就算將死,也有很多事情無法原諒。

陳伯軒

為你閱讀|偷書賊|建構統治者神話的文化洗劫與記憶消滅

也許對於其他人來說,這些書就只是一堆紙張,但他們乘載的,卻是這些遺族們的回憶與對家人的思念。

來自高雄的凱吉

想培養閱讀習慣:但買書只閱讀一次很浪費錢,該怎麼辦?_(上)

培養閱讀習慣是每個追求自我成長的人的課題,但買了一堆書,卻只看一次,可以不要買書嗎?我仍然推薦買書,即使只看一次,也不會真的浪費錢。這是我個人體驗的分享。

相关标签

  • 社會學
    79164
    學校
    89147
    友誼
    81153
    行動
    49146
    風景
    84139
  • 人生觀
    77139
    讀書會
    65130
    感謝
    60128
    說故事
    44115
    迪士尼
    83115
返回全部
蛙抵加

我珍藏的十部電影

5部微電影,5部長版電影。

Jolin Tsi

團隊共讀|結合團體優勢的深度閱讀法

閱讀次數滿了嗎?請點我免費閱讀你閱讀是為了什麼?通常讀書要追求的目標–為了消遣、獲得資訊或增進理解力,會決定了你的閱讀方式。至於閱讀效果則取決於讀者在閱讀上花了多少努力與技巧。正常來說,你努力越多,效果越好。至少在閱讀某些超越我們能力的書時,花一點點力氣就能讓我們從不太了解提升到多了解的狀態。

FunkyLily

素顏的極權 - 《古拉格氣象學家》

計算一個極權殘害了多少個生命,只能讓我們理性只關注數字大小,卻難以令我們真心感受到極權的惡。當我們去細讀一個活生生的人一生如何被極權蹂躪,再想像這種慘絕人寰的故事在極權統治下發生了一百萬次﹑一千萬次。這樣更能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極權的可惡。《古拉格氣象學家》這本書就是後者對極權的讀法。

FunkyLily

《比海還深》 —  縱使生命有很多遺憾也可活得好好的

直到現在,仍然記得三年前看完《比海還深》踏出戲院時,心裡面那種清新和如釋重負的感覺。生活不如意時,就會想起這部電影。最近把它重看了一遍,除了是枝裕和創作得令人感慨的故事外,電影的攝影、節奏也是無可取代的。最近還買了《比海還深》的小說版來看,心想或者能夠以另一個角度細嚼《比海還深》...

FunkyLily

道盡一切生之苦的小故事 - 《沒有人寫信給上校》

我對於作家的處女作總是有種莫名的喜愛。不少作家的初作都是結構隨意而且文筆精鍊。也正因為這種青澀讓我在文字中找到作家的本真。而馬奎斯的《沒有人寫信給上校》也不例外。聽說《沒有人寫信給上校》是馬奎斯根據外公的真實經歷寫成的。人物的刻畫特別容易令人代入。

FunkyLily

《沉靜的美國人》 - 後殖民時代的躁動與掙扎

《沉靜的美國人》是英國作家格雷安·葛林於五十年代以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為背景而寫的小說。出版在1955年,這本書在當年的重要性,在於作者像預言家般揭視了美國日後作為「第三勢力」介入法屬印度支那的事務,後來將越南的局勢演變成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越戰」,加上葛林對矛盾糾結的人類情感的敏感描寫,成為葛林無數經典作品上的其中一冊。

FunkyLily

解構林鄭(還有她那代人) - 讀呂大樂 《四代香港人》

林鄭搞出來的爛攤子,到底從何說起?(註:原文於 2019年6月22日在 Medium刊登) 早前在Medium 看到有筆友以病理學的角度分析林鄭的過度自信與狂妄。而朋友最近重讀《四代香港人》這本2007年出版﹑簡單而精要的社會學經典,驚覺這本書完美解構了今天林鄭的行徑。

FunkyLily

《地圖集》-建立在虛幻與真實間的香港城市論述

在我還是小學生時,那時的房間掛起了一幅世界地圖。那個子不高,還未有肚腩的我對於地圖這回事還是有一點摸不著頭腦的熱衷。每朝起身,就站在床上,仔細打量地圖的每一角落。城市的位置﹑海岸線的形狀﹑虛無的國界,彷彿世界盡收眼中 — 美好的前智能電話年代。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