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看完黑白大廚,來一盤黑白切:從台灣飲食書看美食與文化
在眾多與飲食相關的著作中,我們可以讀到日常生活、家族記憶、在地認同乃至鄉土人情。料理不僅是食材與烹飪的結合,還代表著一個時代或家庭的歷史與記憶。

呂嘉俊:粵菜文化如何去保存(三)
香港是粵菜重地,5、60 年代已有不少粵菜師傅和酒家老闆南來香港避禍,小小的地方成為一個江湖,保存了南方精緻的粵菜文化。但香港同時是破壞粵菜文化的「兇手」,80 年代經濟起飛,魚翅撈飯美其名是富貴,其實是品味的失落。試想在 8、90 年代,香港人浪費了幾多食物?

粵菜文化如何去保存(二)
粵菜(或是中菜)另一厲害的地方是毋須太多裝備就可做到出色效果。基本上一個鑊加一個鑊鏟,師傅已可煎炒煮炆炸,做出變化多端的味道,試問世上哪個國家的菜系,廚具會如此簡單,做法卻如此多變?

粵菜文化如何去保存(一)
「中國名菜集錦」成書於 70 年代,中國已經歷了一場十年浩劫,文化受損,早於 60 年代已有大批粵菜宗師和酒家老闆因政治亂局而南來香港,香港成為當時文化的保護傘,不少粵菜正宗技法和老舊菜式,一直存活在香港。經歷了 5、60 年,有些味道的確會失傳,但江山仍然有人,不少食家都說,香…

自由研究:「國際唎酒師」合格!
拿到SAKE NAVIGATOR之後,就一直很想進階考「國際唎酒師」,但一方面是太忙,一方面是在台灣考試的學費很貴一直下不了手。直到前陣子發現其實可以自學,然後在東京的FBO考試,我就決定只要可以去東京,我就要自學準備這個考試。

自由研究:我的自由之丘印象
這麼說來,我認識「自由之丘」這個地方,也二十多年了吧。但從沒想過,會從一個只是來一天的觀光客,成為住兩個月的短暫居民。

2024上半年泰南旅程與美食分享會小紀錄
2024上半年的三場泰南美食旅程分享會在6/29(六)完滿結束。這是因為失而復得的護照而起心動念想辦的分享會。你有聽過宋卡和合艾嗎?在大學友人N年前去宋卡當交換學生前,對泰國地名的印象只有曼谷、清邁、清萊、普吉島、芭達雅等,泰南?沒有聽過欸。

家中的女性长辈,她们最喜欢的一道菜是什么
家务劳动在性别间重新合理分配的前提是,我们都能意识到这些琐碎的家务并非易事也并非小事。

來自泰國的甜蜜滋味:Thai Select介紹的9種泰式甜點
泰國甜點並不一定附隨於主餐之後,本身就可以是喜慶或祭祀場合的主角,甚至是當地物產豐饒的象徵。

編輯部新年精選「引人飯聚」飲食電影
所謂食得是福,新年總是「引人飯聚」,出席各大飯局期間、飯局與飯局之間無所事事之際,賭片不是你唯一的選擇,講飲講食一樣咁開心,編輯部特意為大家搜羅電影中的「飯聚」證據,推介俾大家送個靚飯,過個肥年!
再聊《燕食記》
喜歡得忍不住又來碎碎念

劏雞做白斬鷄
有鷄毛鷄血,也有人間最極緻的滋味

記《燕食記》
簡單為本年度最愛的書做個筆記

油炸鬼
多麽的生猛,多麽的百無禁忌

如果世上沒筷子
一雙筷子,可連結到從前的世界,窺探到一個國家的飲食文化,更是了解前人生活的一件信物。難怪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在 Empire of Signs 中,也對筷子推崇備至:「使用筷子,食物不再是受蹂躪的獵物,而是被平和傳送的物質。

肉桂捲風潮來襲,解開肉桂捲起源、文化之謎(附有蛋奶&無蛋奶食譜)
文/Lena 前言 繼上回分享司康(Scone)的起源與食譜後,發現似乎有許多讀者和我一樣對甜點的歷史背景感興趣,因此這篇來分享最近熱愛的甜點——肉桂捲(Cinnamon roll)。肉桂捲在台灣已經風靡了一、兩年之久,先前我每次在麵包店或甜點店看到它,總會被它上頭...
搓麻食
搓個麻食,又來胡言亂言

百花釀碧玉
來惦念一下粵菜

人生真的很好玩:是我玩這個世界,不是這個世界玩我
香港四大才子蔡瀾的生活哲學。

走走晚報:地表最「酷」婚禮👬
0425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