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
41 篇文章
偶希都理

【臺灣旅遊・展覽】典藏開卷:日治時期寫真帖中的臺灣

【典藏開卷:日治時期寫真帖中的臺灣】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展覽「典藏開卷:日治時期寫真帖中的臺灣」,分為2階段展出。以寫真帖的人、事、時、地為經,照片分類內容為緯,描摹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情境及生活樣貌。所謂的「寫真帖」,是指以實體照片黏製或印刷製成的相簿,部分附有簡單背景資料。

标签活跃作者
  • 李怡
    李怡

    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由羽禾
    由羽禾

    In die weiße Welt 在白色世界,對於每天猶如重新開始的起端,塑造成未來對每一個事務能嶄新的探索世界和與世界產生連結。 主要分享從藝術、設計展覽筆記,和旅遊與生活的觀察記載。 象特市不定期出沒,主發表平日練習的藝術字與草稿圖:https://liker.social/web/@yuyuhe2021

    猴老大
    猴老大

    廚師、講師、東南亞。右手拿鍋鏟,左手拿麥克風,期望透過有趣又有深度的泰國美食,成為架起台灣與東南亞文化的橋梁。

  • 蔡凱西
    蔡凱西

    Cathy Tsai | 蔡凱西 台北人 / 不專業旅人 / 流浪中的學術人 / 研究旅行史與旅行文化的不良歷史學徒/《後綴》假掰文青誌編輯群 在出門旅行、閱讀,與作古的旅記文本中持續穿越 佛系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historystory 合作邀約:misiaa2001@gmail.com

    偏門研究員 KUN
    偏門研究員 KUN

    老靈魂一枚,多重身分。 談城市也論建築,說人物也講史話。

正宜

鹿野忠雄之跟著高中生去爬山(下)

從他的描述,你會懷疑他在描繪的,不是山和樹,而是心儀的女孩子。在這幕描繪出的景色裡,可以看見注視者那熱切的、愛慕的眼光。也許其他人也看到這個女孩,卻不如這個愛慕者,真正看見她形容不盡的美。這種綠,和那種是完全不同的,樹梢透著陽光的輕綠,和森林層層的濃綠,是完全不同的。

正宜

港都洋裁師

禮拜天學校放假,中野洋裁學校的女學生們,包括台灣少女壽賢,和同學搭電車到銀座,不用轉車,只要三十分鐘就可以到達流行與時尚的中心地。

JC

真正的由治及興:被遺忘的中華民國繁榮史

剖析了中共如何通過官方歷史敘述,選擇性地隱瞞上海租界和日治台灣時期的繁榮真相,以維護其政治合法性和國家統一的形象。文章揭示了這種歷史描述的片面性,並探討了這種策略如何影響公眾對歷史的全面理解,以及對國家自信和前進的長期影響。通過辛辣而反諷的筆調,文章呼籲對過去更加均衡和深入的理解…

何補齋

【閱讀台灣】《流轉家族: 泰雅公主媽媽日本警察爸爸和我的故事》

下山一先生在退休之後成為牧師。也許只有堅定的信仰,才能在時代的劇變之中 ,身分認同的艱難裡,體認大家都是上帝子民無私的愛吧!

鴻雁東南西北飛

二度遠離家園的悲哀:讀《官營移民:吉野村回顧錄》有感

位於花蓮的吉安鄉,在日治時期是移民的大本營--吉野村,當年很多日本人懷抱著成家立業的美夢渡海來此開拓、生根;然而在戰後,他們已扎好的根,卻被硬生生拔起,被迫遣返。吉野村住民會會長清水半平的《官營移民:吉野村回顧錄》一書記錄了吉野村的建設歷程,以及村民們的奮鬥、痛苦與悲哀……

何補齋

二二八與詩

由二二八當時,台灣詩人的詩作,回望一下。

何補齋

​圓山上的謊言歷史劇場

關於圓山與台灣歷史扭曲的諸多糾葛。

何補齋

閱讀台灣:矢內原忠雄及其《帝国主義下の台湾》

從矢內原忠雄的名著,爬梳台灣戰前的歷史,並覺察後殖民現象,以及對現在及未來的反思。

何補齋

香魚的滋味

新店香魚天下魁,銀鱗無數壓波來,一罟羅得三千尾,向晚溪亭喚酒杯。---怎麼吃來,都是令人感傷的滋味!

鴻雁東南西北飛

晨遊「鼓山公園」看政權遞嬗痕跡

位於高雄旗山的「鼓山公園」,最顯眼的建築是號稱是全東南亞面積最大的孔廟。然而,在孔廟之下,如果細細瀏覽,會看到更深邃的日治時期遺跡和曲折的政權遞嬗痕跡。

鴻雁東南西北飛

阿嬤的老師

進入農忙季節,外曾祖父要求七、八歲的阿嬤幫忙顧牛,不用去上學了。阿嬤不敢違抗外曾祖父的命令,只好把滿腹的委屈往肚裡吞,乖乖在家做事。她萬萬沒想到,幾天後,她的級任老師竟然……

Openbook閱讀誌

話題》編輯變偵探,130封公文尋到90年前小學生的後代:《日治時期台灣童謠讀本》成書記

作者|陳彥明(文字工作者) 編輯一本書,可能遇上多少艱難?近日(編按:指2018年)即將出版的日治時期台灣少年小說讀本《春風少年歌》,以及童謠讀本《寶島留聲機》、《童言放送局》,旨在回溯台灣兒童文學發展的濫觴。其中《童言放送局》收錄日治時期公學校台籍學童創作的童謠,所有作者都是1920年代就學的台籍小學生。

在移動之間的P某

重新發掘在地魅力 從台灣逍遙園案例思考文資保存

寫於2021年3月

衷零|觀劇觀影與原創

「那年,我底死,埋在南洋」──台灣歷史孕育而生的原創音樂劇《熱帶天使》

音樂劇《熱帶天使》、這部當我去年錯過了讀劇會後就十分扼腕跟期待著成作的台灣原創音樂劇,改編自台灣詩人/作家的陳千武老師的經典小說集《活著回來》,內容取材自陳千武老師自身曾以台籍日本兵的身分參與太平洋戰爭時的所見所聞。

Jeffrey

反殖民與文學──日據時期,台灣族群認同的起源與啟蒙

讀Bar 《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第二章〉讀書會紀錄

獨立書店不Do書

【書店歷史】書店也能替文協代言?甚至還能是台共匯聚地?!

在日本殖民政府有心經營下,臺灣開始有較具規模的出版活動:為便於統治,有各項調查文獻;為推行殖民教育,開始編印各類教科書;為宣揚政績,則有《領臺十年史》、《始政紀念—四十年間的臺灣》等書出版。然而,出版業、書業真的只能成為總督府的魁儡嗎?當新興知識份子開始從事文化啟蒙運動,圖書便由…

獨立書店不Do書

【書店歷史】開始在歷史上留名:從漢日對抗到遣返轉讓

你知道書店最早起源於何時嗎?台灣書店的發展,最早可回溯至早期漢人的舊書業——「書肆」,或者也有「書林」、「書鋪」、「書棚」、「書堂」、「書屋」之稱;由於文獻記載的闕漏和難以統一立名,書店歷史實難爬梳,但以「日治」為起點,兼用頒行法令、文化政策、出版紀實,「書店」一詞開始被「制度化」,我們也慢慢能探尋到一些書店的足跡。

鴻雁東南西北飛

聽英國人講台灣人也不知道的台灣事--讀連瑪玉的福爾摩沙故事

日治時期,遠從英格蘭來台灣宣教的連瑪玉女士,以輕鬆幽默的筆調為英格蘭青少年講述她在福爾摩沙的故事。一百年後的我們,對於一百年前台灣社會的了解程度,比當時的英格蘭青少年好不到哪裡。因此,讀她的著作,不但不會覺得「我幹嘛讀這些我早就知道的事?」反而會覺得「原來以前台灣人是這樣生活的,我都不知道呢!

偏門研究員 KUN

[城市]新濱老街的3650天

十年前的春日,高雄市政府為執行「鼓山廣三闢建工程」,欲將百年歷史的新濱老街夷為平地,改建為廣場與停車場,以促進哈瑪星觀光發展,由於這不合時宜的都市計畫將破壞高雄珍貴的人文資產,因此催生了新濱老街的保存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