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持续感受鲜活的经验|自然笔记中的正念觉察
写于2023年春天,那时我在江西宜春的洞山,周围是有丰富的自然环境,于是我开始更多地做自然笔记,以此来观察、记录我与大自然的互动……

香港自然日记:红隼
只是一瞬間,那只隼從崖邊的大石上俯衝而出,以幾乎和我水平的高度從我面前划過,拍翼,平飛,爬高..那本來像是一小捆火柴棒似得尾翼在它打側身從我面前掠過時完全展開,像一把華美的中式折扇,身上赤褐色的背羽和上面的橫紋此刻也完全展現在我面前

自主學習之旅|從幼稚園退學潮說起什麼叫學習
如果有朋友問我:「你的女兒平時會做什麼?有沒有什麼課程給她讀?」(其實這問題,我久不久都會有人問我)我會回答他們說:「⋯⋯

【閱讀筆記】結合自然書寫與女性意識 由山海勾勒出的台灣意象—《女子山海》
由黑潮海洋基金會董事張卉君,與自然引導員劉崇鳳共同完成的《女子山海》,如同書名一般,是由一人從山、一人從海,彼此以長文對話的方式建構而成的作品。藉由一篇篇文章的進展,兩人回憶起彼此分別是如何接觸,並愛上有迥異於童年經驗的山與海,雖然出發點不同,最終卻都交會在環境教育,及女性自覺與成長等兩大主題。

【電影分享】《積存時間的生活》這是男女主角加起來200歲的愛情故事
「作為一個女孩,家人教育我要保持微笑,努力工作。直到結婚後,我才能暢所欲言。每次我想做點什麼,我丈夫都會說:『當然好,聽起來很棒』。」

葉片、水滴與香煙:自然教育與環境教育的糾纏
雖然在政策推動和實踐中,操作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使用“環境教育”還是“自然教育”,但是在學術研究時,我們應當盡量把這兩個概念界定清楚,以便於交流、學習和反思。第一組概念:環境與自然 環境教育中的環境,並不是狹義的自然環境,而是包括自然環境、人造環境、人類社會環境和個人自我環境。

自校家長是如何煉成的?
⋯「突破盲腸」,尋找自己真誠相信的快樂,而不是「世俗」定義的快樂,人生,從此會變得不一樣。

我明白了,快樂是怎麼做到了!
原來,快樂要服務別人,不要存有分別心,懂得與人分享,快樂的泉源來自人的內在,不是往外尋索。

兒童中心的教育思想
曾經看一本畫叫「心理分析與教育」,其中一章的標題是「教育愛的分析」,說明體現兒童中心的教育,教師和家長要做到: • 教學必須發自兒童自身,而深植於兒童自身 • 重視給予兒童歡樂、自由、滿足 • 注意指導兒童的成長發展 • 重視環境,...

信任同學
路過二號教室,看見老師和三位學生一起,似乎有些衝突。於是我走進教室,安靜地坐在一旁,平靜地觀察學生和老師的互動。同學A一邊畫畫,一邊和老師理論,同學B在教室內四處尋找東西,他似乎弄掉了同學A的一枝鉛筆,同學C坐在同學B一旁,一邊玩波子或旁邊的東西,不時和老師爭論。

遊覽自校
寫於2020年 「海星,我帶你遊覽自校」當我從圖書館走出來時,三個不同年級的女生說要帶我去遊覽自校。剛巧另一老師走過,說禮堂有老師聚會,我便跟女生們說有老師聚會,我也要去,但年紀最小的百香果說我不用去了,我不明白的說:「為什麼我不用去,難道我不是老師?

自然教育在香港
千禧年,幾個年青教師,在一次帶領螢火蟲體驗活動之後,談論香港教育的問題。大家都認為香港教育太重視成績,升學的競爭異常激烈,很多孩子每天每日,在學校體驗默書考試的失敗滋味,彷彿掉進這失敗的旋渦中,便永無翻身之日,在教室裏浪費時光。多年帶領自然體驗活動的經驗,發現孩子都是大自然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