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筆記|杯和碗|喝湯可以用吸管嗎?或是,喝茶可以用湯匙嗎?
對我來說,杯和碗,在功能上似乎是可以互換的容器。

📝📝:資訊科技如何衝擊傳統手工藝?|AI 杜撰的書籍阻隔數百年的蕾絲編織技術
資深蕾絲編織專家 Karen Bovard-Sayre 就發現,在 Amazon 等電商平台上,AI 生成的書籍數量激增。

📚📑📝《椅子》| 為什麼坐椅子都要腰桿挺直?加州大學建築系教授:坐椅子的需求是一種發明
椅子並非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世界上不同的文化發展出不同的坐姿,坐椅子的需求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發明。

📝📝:物件筆記|椅子|位高權重坐椅子,沒權沒勢坐地板?
椅子最初的設計,根本不是朝著舒適設計。椅子,實際上,是區分彼此位階的一個重要物件。擁有較大權力、高高「在上」的人,才有坐椅子的資格

物的洞穴Ep1.|框 Frame
物的洞穴=一件物品+一点好奇心。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开始,历史只关乎洞穴内外的人和我们眼中的世界。而岩石、草木、飞鸟,不被观看,仍有其所。

📝📝:物件筆記|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
Gotye 的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 是一首在 2011 年釋出的分手情歌,在全球拿下 20 億的點閱率。不過,這都是我之後才知道的事了。

📝📝:物件筆記|恐龍模型
因為這些模型,讓我們對恐龍多了一層真實的想像;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精緻的模型,讓我們無法再想像「模型以外」的恐龍會是什麼樣子...

📝📝:物件筆記|耳機
耳機的個人導向特質太強,在日常生活中有著拒絕社交、拒絕對談、拒絕溝通的隱藏宣言。

📝📝:物件筆記|員工休息室
一個場域對於員工休息室的設計,其實可以看出這個單位是如何看待「人」以及如何滿足對於「休息」的需求。

📝📝:物件筆記|電子菸
在我抽電子菸的兩個月裡,我發現了電子菸的物件設計其實大幅簡化了抽菸的腳本。

📝📝:物件筆記|螢幕保護貼
我們似乎卻很少想到保護貼正是中介了我們與螢幕的連結。螢幕投射給我們的內容,全部都會經過保護貼的「詮釋」才會傳送至我們的眼睛。

📝📝:物件筆記|監視器
全世界的監視器安裝的位置出奇的一致,皆是裝在電線杆上或是大樓建築物的外牆上,而監視器安裝的位置也是常人的視線難以觸擊的高度。

📝📝:物件筆記|體重計
體重計對於減重或是增重而言,幾乎可說是一個資訊視覺化的物件。若沒了它,人類很難精確地衡量自己體重的增減。

📝📝:物件筆記|鏡子
鏡子轉換了人類觀看的視角,從一個第三人稱的角度看見從未見過的自己。

📝📝:物件筆記|地圖
地圖是一個本位主義濃厚的物件,地圖的功用很大一部分是為了讓使用者能夠在陌生的地域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物件筆記|眼鏡
光的折射現象導致了筷子「看起來」像是斷掉的;那麼,戴著眼鏡的人是否也能說:戴上眼鏡之後的世界只不過「看起來」是清楚的。

📝📝現實的反叛 Ep. 7|《影像的視野》、《綠色的憂傷》
這個物件的特別之處在於「觀者必須以實體見到該物件才能看到它的全貌」透過影像無法了解這個物件的完整,影像只呈現了它看到的而非你想看到的。

📝📝現實的反叛 Ep. 4|從類比走向數位
1960 年,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s)的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如何讓電腦也能讀取照片?

📝📝現實的反叛 Ep. 3|底片的成形
1878年,Eastman成功發明乾式膠片,這大大改良了過往「濕濕的」攝影年代,讓成像的載體不需要在攝影前浸泡於化學藥劑中才能進行曝光

📝📝現實的反叛 Ep. 2|影像的複製
縮短曝光時間一直是當時的攝影師、發明家想要克服的。有鑒於此,在同一時期的另一位法國畫師Jean-Baptiste Gustave Le Gray發明了「火棉膠法」(Collodion Process, 亦稱「濕版膠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