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文化
12 篇文章
赵建敏

希望的禱聲——440多年前中國教會三位奠基者的來信

羅明堅,巴範濟,利瑪竇三位傳教士奠定了中國教會的基礎,從他們的來信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當時的困難與希望

赵建敏

落日村庄人自归--来自第一位获准来华居住的传教士的诗和信

罗明坚神父(Fr.Michele Ruggieri),号复初, 于1543年出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王国,获得民法和天主教法双法学博士学位。1579年(万历七年)7月抵达澳门。同他一起抵达的还有巴范济(Fr.Francesco Pasio)神父。

赵建敏

火燒圓明園的前因後果

1860年10月18日晨,圓明園濃煙滾滾,部分建築被英法聯軍燒毀。一、文本互換中的羈縻之策 1858年6月,大清帝國的談判代表先後與俄美英法的公使簽訂了《天津條約》。條約簽訂了,英法聯軍艦船隨即撤回到廣州之外,俄美使節也離開天津,戰爭似乎結束了。

赵建敏

「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

前言 雲海蕩落日,君猶此紫霞。作為西學東漸或中西文化交流的開創者,利瑪竇在明清之際有著相當重要的歷史作用。這種歷史作用涉及到諸多領域和層面。這裡僅就他開先河之作用枚舉一二,以證信他「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的歷史功績。在此權且引用明末著名士大夫的幾首詩對利瑪竇致以敬禮。

赵建敏

神權與主權:未名湖畔的《超驗之路》

《超驗之路》學術研討會發言提要 趙建敏 (2024 年 10 月 26 日,北京大學哲學系) 這是第一本從哲學思路來探討天主教歷史發展的書。它是一本真正的哲學著作,如果將哲學定義為一門包羅萬象的學問的話,因為它的內容和資料既有空間幅度,又有歷史幅度。

赵建敏

北京西什庫北堂圖片史

西什庫教堂,圖片,變遷史

赵建敏

首位聖者 客死上川

聖方濟各沙勿略 12月3日

赵建敏

生命无价 ----兼论“阻断缺陷儿”出生的建议和报道

生命无价 ----兼论“阻断缺陷儿”出生的建议和报道 赵汗青 今天,全国人大代表“阻断缺陷儿”出生的建议及报道引起网络激烈讨论。报道也承认,围绕这个问题形成了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重度缺陷婴儿对于社会和家庭不会产生任何贡献,纯粹只是一个“消费者”,对家庭、对社会、对...

赵建敏

天主教社會理論與中國現代文化的交合點

天主教社会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化的交合点 赵建敏 前言 百年以降,中国传统文化正经历着无可避免的第三次剧烈转型。i 这种转型带来对中国传统经济观、政治观、道德观、宗教观、教育观、人观等诸多视角的再审视。文化的彼此冲击会带来痛苦和漫长的观念改变。

赵建敏

印度 ----一个神奇的国度

2019年11月7日-9日,受印度南部班加罗尔(Bangalore)的Christ University 神学院的邀请参加梵二会议遗产及使命的工作坊。此项目由年已90岁的德国神学家Peter Huenermann推动,德国教会机构Missio及德国几个教区共同资助。

赵建敏

乐见其成的中梵关系

乐见其成的中梵关系乐见其成的中梵关系 赵建敏 中梵关系向好的消息再次传来。是否如同前几次一样,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楼梯响”却带来整座大厦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这“嘎吱嘎吱”的声音甚至让我们忽略了要下来的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

赵建敏

小太監徐謙 ----三百五十年前的一場歷史劇

小太监徐谦----三百五十年前的一场历史剧 赵建敏 1661年2月6日,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死于天花。七岁的康熙小皇帝即位,由四位辅政大臣辅政。据当时身在北京的耶稣会士鲁日满神父记述,顺治皇帝本来有长子,“但没有让他继位,而是选择了幼子,因为幼子已经出过了天花,度过了人生中最危...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