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fangma

@fangfangma2024

如何大家认识个新的人,且他有个宠物的话,不妨多问问他感觉自己的宠物怎么样,他的宠物有什么习惯?

因为我最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的室友有只狗,她说这只狗很喜欢男性。

起初我觉得没啥,但是和她住的久了,我发现是她自己喜欢男人。

而我自己每次看狗,都觉得它像和打视频电话时的姥姥,一脸无辜的,试图听懂我的话。

对我如此的忠诚和关爱,但是并不明白我在做什么。

这何尝不是我与别人的关系呢,我知道身边很多人爱着我,但是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我。

如何大家认识个新的人,且他有个宠物的话,不妨多问问他感觉自己的宠物怎么样,他的宠物有什么习惯?

因为我最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的室友有只狗,她说这只狗很喜欢男性。

起初我觉得没啥,但是和她住的久了,我发现是她自己喜欢男人。

而我自己每次看狗,都觉得它像和打视频电话时的姥姥,一脸无辜的,试图听懂我的话。

对我如此的忠诚和关爱,但是并不明白我在做什么。

这何尝不是我与别人的关系呢,我知道身边很多人爱着我,但是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我。

自己烤了次蛋糕后,我悟了:西餐是数学,中餐是语文

今天早上突然很想吃玛德琳蛋糕,在新西兰很少遇见。去年在周末市集上碰见过,价格不便宜,当时没舍得买,一转眼就错过了。今早突然饿至心灵,想自己做一下。上网查了下食谱,好像并不难,大部分原料我也都有,缺的也能从dairy补齐。说干咱就干,去了家附近的店买了泡打粉、黄油,买面粉时犯了难,两家店都没有低筋面粉。

我在租来的时区计算落日,故乡的经纬正在签证背面发酵

一首让海外打工人共情的诗 昨天看到有朋友@佐治亚小帅(他的同名播客会采访很多海外华人,值得一听!)分享这样一首诗,是一位网友@Novacane用Deepseek写的,描述了当下美国H1-B签证的现状。H-1B签证,美国签证类型,指特殊专业人员/临时工作签证Specialty O…

住在海外:一个打折的我遇到一个打折的你

每天早上我会坐公交车去公司,8:30上班,我会坐7:34或者7:50的车,最近几个月,常会遇到一个齐耳短卷发的女孩在车站亭子的长椅上,我们会轻轻说声早安,再无其他。奥克兰不缺开朗的人,但是对于看起来像是移民的外国人,我总是保持着距离,或者说是一种礼貌,因为你不知道,他曾有多厌恶剪…

去亚洲转了一圈后,我发现旅行是个消减想象力的过程

圣诞假期我去了好几个新的城市旅行。台北、高雄、台南、首尔。旅行过程中我一路暴走,每天两万步打底,把街上的车水马龙招贴广告全部塞进两颗眼睛里。现在回到单薄无趣的奥克兰,慢慢消磨。今天突然有个感想,就是旅行一定意义上,在消减我对城市的想象力。没有去台北之前,提到台北这个词,脑海中想的…

不敢听看恐怖故事的人,请来奥克兰

奥克兰的天气,真的让人琢磨不定。昨天狂风大作,温度骤降,我穿了棉背心和羽绒服上班。今天天气转晴,温度也升了起来,我的房间向阳,白天在家里工作,下午时候身体不停出汗,我的室友不喜欢热,超过30度对她来说已经难忍,但是我却甘之如饴。不恐怖的奥克兰 今天下班后,我换了短裙短袖出门散步,走着走着,情不自禁跑了起来。

你上次看成人影片是什么时候?

之前在国内的时候,成人影片看得很少,最主要原因是找不到途径。大部分时间是从男朋友那里看到,大都是他的口味,没有时间人人选择自己喜欢的。后来开始用推特,大人物的话我都不管,就用来看黄推,看了不少很野的视频。现在来到新西兰,我也是成年人了,porn网站也很容易找到,偶尔无聊时,就会翻看几个。

在小小的仪式感里,神迹自现

回奥克兰的航班有11个小时,飞机上我连续读了三本书。最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样的经验了,不去关注即时的资讯,将自己全部精力投入一本书中。读的几本书里,我最喜欢的那一本是岛村恭则的《大家的民俗学》,我硕士专业是民族学民俗方向,做的项目,不少也与民俗相关。

新年来临前,我在广州的冬夜跳了最后一场舞

今年圣诞节假期,我开启了时间紧凑的亚洲巡游。从广州飞向北京,然后菏泽、广州,接下来是香港、台北、首尔。12月29日,是我在广州的最后一天,次日我便要坐上去香港的火车,离开广州,自此之后,开启真正的假日旅行,在此之前,我的主要任务就是陪家人和见朋友。

6个月后,我终于有了新车

新西兰是世界上人均拥有汽车数量的国家,人们常说在这里”没有车就没有腿“,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没有车,很多地方都去不了,因为不通公交,打车去的话花费不菲。去年我买过一辆车,并和队友一起开着它进行了环新西兰的公路旅行,之后车子坏在了南岛,我们就把它卖掉。

【我在新西兰做记者】如果有身份我会更激进吗?

今天去朋友家拍照, 她14岁那年离开大陆去香港读书,高中毕业去英国,大学毕业后来到新西兰工作,去年刚刚拿到了新西兰护照,聊到了身份,她问我一个问题: ”如果你换了护照,会写一些平时不敢写的东西吗?“ 我不知道哎,其实这一两年我变得温和许多,因为自己已经住在了国外,生活里没有太多抗争的东西。

【我在新西兰做记者】-不能老是玩梗

最近发生了一个抓马事件。因为经济下行,新西兰餐厅开始转型,一位华人做起了9.9刀3菜1汤的生意,非常火爆。我采访写了文章,反响不错。而另一家媒体也写了类似的新闻,但是给这个套餐起了名字“穷鬼套餐”,让老板很生气。这其实也许是在玩梗,但是从老板角度出发是很难接受的,所以就找了对方改稿。

【我在新西兰做记者】-互联网断案

“经常有人来告状”

我讨厌“我们是穷人”这句话

只要我想做,事情一定能够做成。做了决定后,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话说回来,时间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今晚和队友聊起去日本生活的想法,他问我如何生存,说如果有钱人,东京半年奥克兰半年很容易,但是对我们而言并不是。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如果那是我最想做的事情,我一定能够找到办法,千方百计,达成目标。

【从鲁西南到新西兰】又有华人来要求删稿了

“新西兰圈子小”

【七日书】-我曾因为吃饭被打无数次

“我不是挑食,只是不开心。”

【从鲁西南到新西兰】人生第一个10万+阅读的文章

“慢慢摸到了流量密码。”

【从鲁西南到新西兰】记一次有趣的人物采访

“新移民的故事,最能让我感动”

【从鲁西南到新西兰】记一次游行采访

“一个华人记者的新西兰记录”

【七日书第二日】——在新欢的客厅里念起前任

“在美国男人的客厅里,我感到无比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