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相變成「喝茶」的借口 —— CBS新時代特色「新聞自由」
批評了CBS在處理其資深調查記者Catherine Herridge的事件上所表現出的言論自由的雙重標準。文章指出,雖然CBS公開宣稱支持言論自由,卻在Herridge準備揭露重磅新聞時解雇了她,並沒收了她的工作文件。此外,文章使用「喝茶」這一隱喻來描述CBS如何將異見聲音壓制在黑暗中,暗示這與某些極權政府的做法無異。

MSNBC的妒忌心發作:Teamsters工會與特朗普之間的微妙關係
探討了Teamsters工會與特朗普之間的關係,揭示了工會在美國政治中的策略平衡藝術。文章批評了MSNBC等主流媒體對此關係的偏頗報導,強調了工會成員在政治選擇上的多樣性以及特朗普政府政策對工人階層的影響。最後,文章呼籲讀者在接收政治信息時保持批判性思考,理解政治中的灰色地帶。

2024年,美國的繁榮幻覺與現實分歧
探討了美國經濟狀況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敘事。一方面,政治家和主流媒體描繪著美國經濟的強勁復甦和繁榮;另一方面,非主流媒體和經濟分析師卻提出了一個更加悲觀的現實,強調了經濟不平等、增長背後的風險,以及普通民眾的掙扎。文章以辛辣反諷的口吻揭示了政治宣傳和經濟現實之間的矛盾,呼籲公眾對政治利益與經濟真相保持批判性思考。

當真相變成可選項:一個諷刺的時代
諷刺了當今社會中媒體和政治對真相的扭曲。文章指出,雖然官方數據顯示經濟繁榮,但這與普通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經驗大相徑庭。作者用諷刺的手法描繪了一個媒體和政治界忽視事實、迎合意識形態的世界,其中真相成了可定制的商品。文章通過夸張的手法,批評了媒體對事實的選擇性報導和公眾對這種現象的冷漠態度。

自拍中的真相與謊言:當新聞記者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攝影師與恐怖分子頭目的自拍照流出,暴露了新聞機構與報導對象之間可能過於親密的關係。這不只是美聯社面臨的問題,它觸動了整個新聞行業的敏感神經。在這篇辛辣的評論文章中,我們將剖析媒體在道德界線上的模糊地帶,質疑他們是否過度追求獨家新聞,而忽視了新聞應有的客觀性和道德底線。

揭穿單面敘事:對Hamas的同情與對平民苦難的忽視
NPR在其對Telegram封鎖Hamas帳戶的報導中被評為帶有同情色彩,這在評論中被描繪為一種對Hamas的悲情宣傳,而忽略了其對平民的威脅和恐怖行為。評論指出這種報導態度似乎將暴力和恐怖主義視為一種被壓迫者的合理回應,並批評這種片面的敘事忽視了以色列平民的苦難。

從YouTube到牆內:當審查成為新常態,自由的聲音將何去何從?
YouTube和牆內審查的做法彰顯了在保護和推廣某些價值觀時,言論自由可能會受到限制。YouTube的審查政策,尤其是對於政治和社會敏感議題的處理,讓人質疑其自由表達的立場。無論是在YouTube還是牆內,當審查成為常態,言論自由成為威脅時,社會的多元性和開放性將面臨嚴重挑戰。

當我們的偏見比真相還真實
在這個社交媒體為王的時代,主流媒體和大部分人民似乎只看到了黑與白,忽視了中間的灰。他們對馬斯克和特朗普的盲目反感,更多地基於表面的醜聞和八卦,而非真正的貢獻和成就。馬斯克的電動車和太空技術,以及特朗普的政策都帶來了不少正面的影響,但這些被蓄意忽略。

更新后的媒体立场分布图,有什么亮点?
Interactive Media Bias Chart 7.0来源:https://www.adfontesmedia.com/interactive-media-bias-chart-2/ 1. 如果只以右下角为信源而自觉屏蔽其他竞争性资讯,那当然看什么媒体都觉得是比自己左的...
蘋果的Apple Car不太可能2021年9月上市,別被騙了~ 【自駕車/電動車/假新聞】
攝影師:Connor Danylenko,連結:Pexels隨著網路及電子3C普及,人們透過網路接受資訊太過於方便,造就一些主流及非主流商業媒體的恣意妄為。一則沒有查證真實與否的新聞,竟然可以當作文章發表在官方網站上,成為某些人炒作股票的媒介管道。

書評 |《小眾,其實不小》
《小眾,其實不小》是由James Harkin撰寫;原文標題為”Niche”,台灣正體中文本由早安財經出版。這是一版探討網路行銷世界中與面向主流與大眾市場相反的操作模式,也就是找出極具「獨特性」的群體、甚至針對主流大眾進行有意識的「差異化」或「分化」(cleavage),以找尋出數量少但更能被精確定位的受眾。

川普終於認輸了
著名的主流媒體CNBC剛剛發佈一則新聞Trump admits Biden won, falsely claims election was ‘rigged’川普承認拜登獲勝,錯誤地聲稱選舉被做了手腳。在標題之下,CNBC還貼心地給出Key point,讓那些沒有時間閱讀全文的讀者第一時間得到這則新聞的大概內容。
理想主义的变革:中国高校新闻教育变迁三十年
撰文:十音 (本文是歪脑很特别企划《中国媒体观察》之一,最先发表于www.wainao.me) 随着八十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国新闻行业从开始现代化发展至今经历30余年的沉浮,而行业的影响广至社会遍地,也深入象牙塔阁楼: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学子在行业感召下,前赴后继地选择了这个专业作为自己进修的志向。

批判、反思、建设——访左翼媒体
图片:https://myvoice.opindia.com/2020/03/how-leftist-media-exploits-human-vulnerability/在年轻人被消费文化裹挟,《小时代》电影第三部获得近5.2亿票房的那一年,在无法谈论超越家庭和私人关系的爱的时...

听过再多的故事,不如懂得一个原理,或为什么中国人依然不会讲理?
几个月前,我在一个群里说过一句话:“听过再多的‘故事’,不如懂得一个原理”,懂了的都说好。现在有了些闲,也想分享给读友们。当时,这句话(是不是有那么一点点金句的味道呢),虽是即兴之言,却也是长期以来的心得。所以,在对它进行阐释之前,请有一点耐心(柏拉图说“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浅谈中国大陆财经媒体的正义与原罪
“Follow the money”,在国际财经新闻报道和调查报道领域,这是一句反复被强调的金句。而如今更复杂的情况是,以“Money”为代表的“利益”在流动过程中往往是在企业之间进行。也可以说,企业这个“外衣”让利益的流动有了更安全、高效和隐秘的方式,甚至也有了更丰富的介质,比如股权、期权和质押回购类契约等等。
炒作“旧闻”与打“死老虎”
炒作“旧闻”的指控可以说是管制进一步加剧的标志。毕竟,打“死老虎”的策略曾给市场化媒体带来了残存的报道空间。Evan Osnos:《禁区》,方可成译纽约时报中文网:《“全面审查时代”:调查记者“快要绝种”》何清涟:《雾锁中国》越来越发现,某一项政策出台后,绝大多数媒体只会发布通稿(即全文转载),而不加任何评议。

奥运记忆的塑造
记得不少年龄相仿的网友都说过,在奥运那年,也曾有着朴素的爱国情感。然而,那种情感又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而不是被刻意塑造的?由于墙内社交平台发布文字截图越来越困难,打算试试在matters上发。端传媒:《媒体人、淘宝店主、毕业生、普通网民......自由如何被阉割?

从山东舆情风暴看新华社等官媒失职渎职
(标题)从山东舆情风暴看新华社等官媒失职渎职 (副题)——社会和群众越不关注什么,就越报道什么;社会和群众越关注什么,就越不报道什么。1、一位自称“曾在国社工作12年”的“明叔”在他的“明叔杂谈小号”里撰文《媒体的历史责任》,抨击自媒体在山东苟晶等一系列热点舆情事件里的表现,却对...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世界吗? | 有一群年轻人在疫情中经历着世代摩擦
韩青在香港读书,每隔两周会给在内地的父母打一个电话报平安,他很想在30分钟内结束对话。但今年的2、3月份疫情期间,电话总是漫长又不愉快。「我和我妈喊了三个小时,嗓子都哑掉了,我也觉得挺没意义的,后来彼此根本听不见对方在说什么,就在比谁的音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