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國邊陲講故事
259 篇文章
澳門學16號

北上不只是消費:「用腳投票」回應城市發展模式

作者:遠東釣魚郎(澳門學16號作者之一) 不論各位讀者的生活形態或消費習慣為何,相信近年經常討論的一個話題,便是「留澳」與「北上」之爭。先不論讀者各自取態的話,「北上」此一消費模式之所以成為討論焦點,或許背後正涵蓋一些值得討論的現象。驟眼來看,「北上消費」的模式似乎是一種相當「理性」的經濟行為。

澳門學16號

這項研究說香港人有樓就有認同?

作者:房間裏的人(社科研究者) 據統計超過八成的新加坡人屋住在政府提供的組屋中,這使新加坡成為可能是世界上住房自有率最高的國家。新加坡的已故總理李光耀曾經在他的回億錄說道,為什麼新加坡要搞組屋政策,是因為他發現華人只要有了房子,就會安定。

澳門學16號

「澳門學16號」2024年最喜愛書籍

2024年,「澳門學16號」在《論盡》專欄寫了不少文章,主題大多圍繞澳門社會現象、政策討論、文化保育,以及關於澳門的國際議題等等。內容貫徹專欄名稱「果欄」,即像街市果欄般,議題多樣且儘量易於入口。來到年底(本文寫於12月),我們希望能輕鬆一些,由16號幾位以及其他相熟作者,各自選出一本年度最喜愛書籍作介紹。

澳門學16號

澳門居民跨境珠海都會做什麼?

對於很多澳門人而言,跨境工作和生活並不是陌生的體驗,但具體而言他們在做些什麼呢?

澳門學16號

澳門人,何時用Macao、何時用Macau?

適逢澳門回歸,我們也來介紹一篇從Macao/Macau 的使用,探討澳門身份認同的最新研究

澳門學16號

岑浩輝的參選政綱說了什麼(下)?為何政綱沒新意、社保制度與區域一體化

言下之意,即認為政綱沒有新意。

澳門學16號

具民意的野蠻擴張?澳門博彩業與抗議的研究

近年討論澳門博彩業發展似乎存在矛盾,一方面疫情過後社會認同澳門單靠賭業是過於脆弱;但同時大眾似乎又害怕「水清則無魚」...

澳門學16號

岑浩輝的參選政綱說了什麼?(上)

如果要明白為何要強調這些「具體內容」作為施政的重點,則需要理解過去十年中國國家利益和央地關係變化的大背景

澳門學16號

換個角度看澳門特首選舉

多點思考總是好事,故本文希望帶進一些來自學界的新視角,即菁英政治的觀點。

澳門學16號

網證、網號關澳門人什麼事?

從政治學的角度中國政府為什麼想推行網號和網證?對於普通人網號網證會對日常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和澳門人又有什麼關係?

澳門學16號

澳門城的誕生(下) — 重探430年前一份文件的批註

上回講到,澳門在1595年收到葡王首肯,成為「澳門天主之名之城」,被授予受認證的「城市特許狀」。那麼,「城市特許狀」是什麼呢?

澳門學16號

派錢就生?養兒防老?澳門職業女性生育意願研究

有生有獎,不生被罰?

澳門學16號

澳門城的誕生(上) — 重探430年前一份文件的批註|投稿 #36

澳門成為澳門「城」,代表著能享有與葡萄牙其他城市同等的地位和尊貴待遇⋯

澳門學16號

《建豐二年》:虛實交織的歷史架空小說

假如內戰贏家是國民黨,中國未來會不同嗎?

澳門學16號

國民黨澳門支部的民國往事(四):戰時風雲|投稿 #35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全澳市民紛紛發起救亡活動,身為澳門教育家與國民黨資深黨員的梁彥明,亦積極參與組建各大救亡社團…

澳門學16號

葡萄牙人如何看待中葡關係?

「中國」在葡萄牙社會的存在感也隨之而增強,那麼葡萄牙人到底是如何看待和中葡關係?

澳門學16號

國民黨澳門支部的民國往事(三):權力洗牌

國民黨寧粵兩派在內地鬥得激烈,而梁彥明所率領的原支部緊隨粵系「大佬」指示,積極發動輿論攻擊中央。然而直屬支部的存在仍對原支部具一定威脅,梁彥明此時便出手試圖解決「昔日同門」。

澳門學16號

澳門是如何「成功」實現產業適度多元?

博彩業在2023年是否已經不是一業獨大呢?

澳門學16號

國民黨澳門支部的民國往事(二)-黨同伐異|投稿 #33

過去論者對國民黨內部的派系鬥爭已有不少研究,但大多忽略了對海外黨務——如澳門支部——的影響...

澳門學16號

歷史小說創作與出海:專訪澳門小說作家鄧曉炯

作者是如何發現「林則徐禁煙」與澳門的關係,他又是如何解決困擾所有澳門史研究者的難題:資料搜集與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