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要我當姊妹,右派要我當父親---Richard V.Reeves《男性廢退》Of Boys And Men
左派希望男性成為姊妹,右派則說你要像是父親。男性的男子氣概比想像中的更加脆弱,因為男子氣概必須是要贏得的,也隨時可能失去。現今社會關於男性無聲絕望,漫無目的及折磨的最新研究。

《好東西》:中國版的芭比?
當身處風氣更為開放的社會,自己的性別「覺醒」依然相當匱乏和不全面,亦是一記當頭棒喝,需要持續的去檢視和精進自己的思想。

我在青旅长住的日子(三)不被物化的感觉
说明我的感情状况,意味着我要面对真相了,一个对方是如何看待我,是否只把我作为潜在目标的真相。

關於免術換證,我想說的是……
看了兩天,決定來寫些東西,首先,我完全認同生理女性在社會環境、人際相處,或面對生理男性必須要防備,太多例子可以講:廁所偷拍、性騷擾、捷運偷拍、澡堂、旅館,甚至是性侵,這個社會無法說服大家「性別友善」上能夠提供自在做自己的空間,性侵跟性騷擾雖大多是在權勢上的侵犯跟壓迫,這是目前的討…
何謂獨立?試讀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畫像》
小說中反覆出現的主題,是「獨立」與「自由」,因為這正是愛情常常會犧牲、限制個體的事物。然而,伊莎貝爾雖仍舊感到迷惘,卻也透過她的言行,讓人看到獨立並非意味著沒有任何依賴和不去面對愛情關係,而是如何在各種壓迫性的體制(性別與婚姻關係)中仍能保存讓自身持續好奇與探索的開放。

性恶论+11: 歧视的本质(上)
任何一种歧视,本质上都是一个问题:你凭什么跟我抢资源?

《课长,这不是谈恋爱,这就是性骚扰!》
上野千鹤子认为,性骚扰行为实际上是社会性别的实践行为,职场中的性骚扰本质上是权力关系的体现,是父权制运作支配社会的一个缩影。本书大部分内容同样体现了这一观点。同时,本书又不仅仅停留于学术剖析的层面,而是用更通俗直白的语言、还原具体情境的方式揭示出两性心理,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提出…

如常的視角| 如果撕下標籤以後會看到事情的本質嗎?
要做到平心而論不容易,如果每個個案還原成原型,是不是我們就可以中立的角度來看待事情呢?那麼性別本身是不是假議題。

【巴黎奧運性別爭議】拳后卡莉芙提告J.K.羅琳、Elon Musk網絡騷擾 最高可囚5年 羅琳沉默刪文 林郁婷:沒有關注,也不意外
巴黎奧運期間,J.K.羅琳曾在X轉發英國《衛報》報道,質疑卡莉芙與林郁婷為跨性別拳手。即使國際奧委會(IOC)一再澄清二人為女性,亦符合比賽資格,她仍轉發有關報道及言論。

房間裡的少女,別以神的名字呼喚「她」——訪「按她的名認識我」展覽藝術家曾淑芬
隨著時代轉變,性別可在光譜上自由流動,也可在生理和心理上有不同展現,而人類將探索更廣闊的性別光譜,也面對更多元而複雜的性別爭議。Tracy就認為,我們一直在接受和學習,要以甚麼角度去看待主流性別架構。最後,她分享「我要做我勞動身體的主人」的概念,意即我們能塑造自己身體的部分,「化…

歧視與做自己無關
最近有個男藝人說他不比愛心,因為是娘炮動作引發眾怒後,回說他不能做自己嗎?娘炮是一個非常具有性別歧視的詞彙,因為你不會把「娘炮」放在女生身上,但會用它來形容「不像男人的男人」,意思就是男人「不像男人」不正常,而且「像女人」是不好的。換句話說,這個詞本身與做不做自己無關,與攻擊、歧視有關。
信仰偉人是指偉大的人,還是偉大的男人?
日本動畫《櫻桃小丸子》裡,有次小丸子跟同學聊到如何成為偉人,去圖書館翻偉人傳記後,開心地公佈偉人的共通點:「他們都有鬍子耶!」恰巧的是,小丸子的經驗與我小時候讀偉人傳記非常類似,當然不是每本傳記的主角都是男人,但十之脫離不了八九。翻開聖經會不會也是類似的情形?
林郁婷,你的名字是女人
https://www.cna.com.tw/news/aspt/202408110080.aspx 林郁婷被攻擊的事件,牽涉到性別政治與國際政治。即使是贏得比賽、獲得金牌,也沒辦法讓那些質疑他性別的人心服口服,因為那些人(尤其是國際拳擊協會IBA)是透過用性別打壓他個人來政治打壓他的國家(i.e.
奧運拳擊選手的性別與參賽資格,誰來決定?
我們觀察到這次事件中,鮮少有根據科學研究專業的討論。SMC邀請專家解析,讓更多人透過台灣科學家的說明,理解科學討論的範疇,希望作為公眾在討論奧運賽事的性別議題時,可參考的科學資訊。
隨筆兩則(二)
寫於2020年3月8日和4月7日

"What's in a name? "
"What's in a name?" 名字到底有什麼重要?當莎士比亞在《羅密歐與茱麗葉》中,寫下"What's in a name?"名言時,說的是世仇與戀情、玫瑰不叫玫瑰也是香的;大文豪不會知道對許多性侵受害者來說,必須羞愧地遮去姓名,也是性創傷汙名的一部分。
手術記
可能也是 Matters 首個香港人談自己做完性別確認手術的 diary

手術前記
可能也是 Matters 首個香港人談自己做性別確認手術的 diary

性別之旅 D n+1
有人喊了我:_______ ,我想,我要逃離這國度。
性別之旅D7
「讓我們談談愛情吧。」「你想談論的『愛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