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思想与吠陀神学》
教会僧团最初掌控国家,然后轮到军警宪特强力部门当家,接着是企业财阀坐庄,最后是工团行会给历史画上句号。
自由主义者的“列宁”难题
1914年,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的孙中山筹建中华革命党,7月8日在东京举行成立大会,孙要求入党者都要按指印、立誓约,绝对服从孙中山个人。并且,孙中山还将每个党员的地位与入党时间联系起来。凡在革命开始前之前入党者,即为“首义党员”,日后为“元勋公民”,将被赋予“特权”;凡在革命开...
联合早报 | 孙中山与Web3数码改革
愿孙中山及同盟会之精神,可以为 Web3 业界同僚照耀前行之路。
李杨:孙中山“联俄”: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孙中山"联俄",主要是出于现实紧迫的一种策略手段,非深思熟虑的理论思考和战略蓝图。孙中山晚年革命策略的多次转变,体现出后现代国家急于摆脱落后困境而求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特质,即在外部压迫下,为有效地广为吸纳各种可利用因素,其手段方法表现出趋利"漂移"式的特点,也可说是一种权宜之计,同时它也留下种种后遗症。
王柯:“民族”,一个来自日本的误会
“汉人向来号称是四万万,或者不止此数。用这样多的民众,还不能够真正独立,组织一个汉族的国家,这实在是我们汉族莫大的羞耻!这就是本党的民族主义还没有彻底的大成功!由此可知本党还要在民族主义上做工夫!必要满、蒙、回、藏,都同化于我们汉族,成一个大民族主义的国家!
余杰的文字让人笑掉大牙
对章太炎挽孙中山联的解析
孙先生的女人们
孙先生人性的一面,在简体中文环境里难有人知。
李文海:“老屋子”的比喻
关于“老屋子”的比喻,从道光帝那里,我们看到了忧虑和忐忑;从李鸿章那里,我们看到了敷衍和无奈;从梁启超那里,我们则看到了激愤和奋进。
旧文一则
国民党称他为“逆党”、“叛军”与“叛徒”,共产党的教科书上称他“叛变革命”。
孙中山诞辰:仍不过时的纪念
如果继续揭露毛泽东的深重罪孽,中国人民会更加需要荣耀孙文作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先知。
变中的不变:论孙中山的民族同化思想
孙中山与“五族共和”问题真解
称呼孙中山“国父”,是国民党独裁专断?
群称国父,大哉三民。
杨奎松:孙中山“出让满蒙”问题
孙中山卖国?
为何康有为、梁启超师徒二人评价差异如此之大?
作者:金吾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376992/answer/8760159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鲁迅曾经评价过陈独秀、胡适二人的区别:“如果将韬略比做武器仓库的话,...
从洪秀全到孙中山,再到毛泽东:“政教合一”的一脉相承
公允的说,毛是千古一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登上了集权政治之颠峰,集政治权力与思想权威于一体,是中国集权政治之集大成者和登峰造极者。毛非常敏锐。他在政治和军事战略大局上的判断是如此,他对他以前的历史人物的判断也是如此。
国民党为什么那么容易分裂?
孙文逝世产生权力真空 中国国民党自1919年由中华革命党改组成立以来,其组织与党员成分就相当复杂,尤其在孙中山宣布实行三大政策后,党内左、中、右派系日益明显。孙中山刚一逝世,党内右派团体就首次公然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此时广东的局面正如《中国国民党史》所载:“孙中山在长期的革命斗...
宁扬游—壮志未酬身先死,化身图腾受尊崇
跟着不多的游客排成一队,踏过最后几级台阶,我走进中山陵祭堂。祭堂正中是一尊石雕孙中山全身坐像,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坐像总造价高达150万法郎,是法籍波兰雕刻家保罗·郎特斯基精工雕琢的作品,于1930年雕成后从法国巴黎运到中山陵。坐像的孙中山穿着长袍,膝上放着一本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
宁扬游—三民主义的理想
我踏上了最高一层平台。这里是中山陵的祭台,眼前就是中山陵最主要的建筑——祭堂。祭堂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重檐九脊,上覆蓝色琉璃瓦,外墙用花岗岩砌成,外观高大宏伟,两旁还有两座高十几米的华表拱卫。祭堂第二层正中高悬的匾额上,竖排写着四个孙中山手书的大字——天地正气。
宁扬游—奋进之路漫漫
我们从中山陵的碑亭旁走过。绕过正在维修的碑亭后,面前是高高的石阶路,一直通向最高处的祭台。中山陵位于山坡地,石阶路一直向上。我查到的相关数据表明,从陵前的广场算起,到最高的祭堂,一共有392级石阶。石阶路分成十段,中间布置有平台作为缓冲,总共是十个平台。
宁扬游—由党葬说党国
穿过中山陵的陵门之后,在二三十级台阶之上是碑亭。不过,我们来到的时候很不凑巧,碑亭正围蔽施工,脚手架和绿色纱网把碑亭里里外外罩起来,外围还有一人多高的围壁板。好在围壁板上贴着许多大幅风景照,因而工地没有对周围景观造成严重破坏。我留意到围壁上有一幅中山陵全景图是冬季的雪景照,将陵园...